-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機械研究院的前身是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機械研究所,二00一年二月轉制成為科技型企業后,改用現名。
從1955年1月開始,廣西先后成立了各農具研究組織。廣西省農業廳在南寧和柳州分別組建了南寧農具推廣站和柳城農具推廣站。廣西省工業廳在柳州成立廣西省工業廳農具研究所。加上原有的南寧農業學校和省農業試驗站共五個單位與組織,各自制訂農具研究試驗計劃,研究改良舊式農具,設計推廣新式農具,參加國內各種農具改革活動。
1956年8月15日,廣西省工業廳農具研究所遷到南寧市西鄉塘后,改名為廣西省機械農具研究所。1957年7月29日,廣西省人民委員會批文同意將幾個農具研究單位合并,建立廣西省農業機械研究所,編制45人。
當時研究所的任務是:引進試驗設計制造適合廣西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及亞熱帶作物的生產和加工機具,并為各種類型的拖拉機、農用動力機配備全套的農業機器。拖拉機、農用動力機及農業機器的使用維護修理方法的研究。引進試驗設計試制適合本地區不同揚程、不同動力的排灌機械。農業、畜牧業生產電氣化自動化問題的研究。有關農業機器基本理論問題的研究。密切與各市縣農機具試驗研究單位的聯系,并加以技術指導。研究總結群眾對農業機具的改進和創造經驗。
1958年10月,廣西農業廳將廳屬農機大修廠的80余人和設備器材并入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機械研究所。經此充實以后,研究所的人員激增,機構擴大,研究力量加強,工作條件改善。加上新分配來一批大中專畢業生,全所總人數達289人。
在1955年至1965年期間,當時農具改革的群眾運動廣泛開展,廣西農機研究所密切聯系群眾,試驗研究工作走群眾路線,執行中央提出的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即全面規劃,重點安排;先近后遠,遠近結合;以土為主,土洋結合;試驗研究與推廣使用結合;群眾運動與專業隊伍結合。課題組研究工作執行“六事一貫制”(選題、設計、試制、試驗、改進、總結),并實行領導、工人、技術人員三結合。
期間研制成功多種農業機械用于農業生產。當時在廣西普遍推廣使用的畜力犁和機引犁、耙、水稻插秧機,割禾器和打谷機等,就是廣西農機研究所的科研成果。為了宣傳科研成果,1959年編寫了59—3型插秧機、桂59式棘輪打谷機、湘桂59式水稻割禾器,人力甘蔗剝葉機、剝葉器等七種小冊子,由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店發行。
廣西59—3型插秧機1960年2月參加中央農業部在廣東東莞召開的全國水稻插秧機和半機械化水田耕作農具評選鑒定現場會議,農業部農業機械管理總局試驗鑒定站關于59—3型插秧機試驗鑒定意見是:“工作可靠,工效高,適應性較廣,傷秧、漏插秧較少,可以定型推廣”。后經多次改進,在廣西、廣東、江西、福建等省進行大面積生產試驗,證明確實可用,然后推廣使用。還發往古巴、馬里等11個國家共65臺,成為國家出口的農業機具。
1964年5 月,經自治區編委同意,增掛“水稻插秧機研究所”牌子,專業從事水稻拔秧插秧機械的研究工作。
1965年6月,廣西65型人力夾式水稻插秧機成為我國第一臺國家鑒定定型的人力夾式水稻插秧機。1966年在南寧插秧機廠和玉林插秧機廠批量投產。
在選型試驗工作方面,引進國內的機引犁、耙試驗后,改進設計成適合廣西紅河拖拉機配套的犁和耙。引進剝麻機改進設計后用于廣西黃麻剝麻機械化。組織一次全國薯類加工機械試驗選型會議。此外,還用兩年多的時間,分別承擔農機部安排的兩臺手扶拖拉機、三臺小型聯合收割機在廣西的地區適應性試驗。
1972年負責廣西農機產品選型改進工作,經試驗選型以后,與參加單位共同改進設計,試制成水田犁系列三種,旱地犁一種,星形水田耙系列三種,碾米機系列五種,齒爪式粉碎機三種,動錘式粉碎機三種。1973年至1975年先后鑒定定型,成批投產。
文化大革命前期,科研工作受到影響,鬧革命的時間占用科研時間,但科研工作沒有中斷,拔秧機、插秧機、水稻聯合收割機、甘蔗剝葉機,機引犁、耙等主要課題,仍在繼續開展。1968年8月成立所革命委員會以后,“抓革命,促生產,”繼續按照既定的科研方針和方法,實行“工人、科研人員、領導”三結合,主要課題的研究都配有工人參加,比較正常地開展農機科研工作。
1971年2月,廣西農業機械化學校遷來與農機所合并,成立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的廣西農業機械學校。廣西農機所改稱廣西農業機械學校農機研究所,對外則是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機械研究所革命委員會。
1971年11月,廣西繼全國農業機械化會議后召開全自治區農業機械化會議,當時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領導十分重視農機科研工作。廣西農機所成立以來,自治區領導人韋國清、覃應機等多次到所參觀指導,檢查工作,布置任務,對全所職工起鼓勵與鞭策作用,促使農機所出成果、出人才。1973年1月30日,韋國清書記帶領自治區黨委、自治區革委和南寧市革委諸位領導到所觀看農機現場表演后,對拖拉機、配套農具、技術培訓,農機所與農機校合并等問題,作了重要指示。1973年4月,農機校遷回邕寧原址。
1978年3 月、5 月,全國科學大會、廣西科學大會先后召開。人力拔秧機、廣西65—2型大小苗兩用人力水稻插秧機、中型全喂入水稻聯合收割機、2GZ—Y型甘蔗聯合種植機等四項合作完成的成果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廣西65型水稻插秧機等十四項成果獲廣西科學大會優秀科技成果獎。廣西工農12—130型水稻拔秧機和腹掛式甘蔗聯合收割機兩項合作完成的成果獲全國機械工業科學大會獎。
1964年到改制前的2000年,共計有44項科技成果獲不同部門不同獎級56次。其中廣西59—3型(木結構)水稻插秧機1964年5 月獲國家計委、經委、科委頒發的全國工業新產品二等獎,現已被中國農機博物館永久收藏;桂林—-2號全喂入水稻聯合收割機1985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2Z系列水稻插秧機1982年獲農機部重大科技成果三等獎;《甘蔗收獲機械理論研究與探討(專輯)》于1981年獲農機部重大科技成果四等獎。
1990年以來,有3人獲自治區突出貢獻科技人員稱號,2人獲自治區優秀專家稱號,5人經國務院批準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人獲中國機械工業科技專家稱號,1人獲機電部優秀科技青年稱號。
為了適應經濟體制全面改革,1982年調整科研方向:由研制田間作業機械為主轉到研制農副產品加工和經濟作物機械;由研制大中型機械為主轉到小型農機具和半機械化農機具;由上級下達課題計劃任務為主轉到擴大橫向合同項目。在方法上把“六事一貫制”加上“推廣使用”一事,以利于科研成果商品化,對外簽訂科技有償服務的合作協議。
1985年,根據《中共中央關于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精神,廣西農機所定為技術開發類研究所,要求逐步實現事業費自給。為此,進一步調整科研方向,在搞好農機研究的同時,開辟包裝食品機械研究新領域。這年七月,正式加掛包裝食品機械研究所牌子,在往后十多年中,共為200多家食品生產企業提供技術服務。
1985年開始試行所長負責制,將1981年已提出的科研組織收入及提成分配辦法,發展為科研經濟責任制。對外實行科研合同制,對內實行經濟承包責任制。擴大服務領域,積極增加組織收入,為在五年內實現經費半自給而努力。
1987年正式實行所長負責制。1988年試行研究室承包責任制,試制工廠實行生產經營承包。1989年全面實行科研經濟承包責任制,試驗農場開始實行經濟承包責任制。之后直至改制為科技型企業,基本上都實行部門經濟承包責任制。
1991年以后,逐步走上了科、工、貿一體化的道路。1993年事業費減撥到位,實行人才分流與重組,安排一部分人搞經營(組建公司)。
1993年廣西農機所列為廣西二十五個科研院所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實施綜合改革的三年(1993—1995年),科研生產總值3357萬元,與改革前的1991年和1992年兩年的平均值相比,年均增長32.77%,合計利稅645.3萬元,年均增長47.3%。1995年全所人均收入達到10366元,較好地完成了綜合改革試點的目標任務,通過了有關部門驗收,并被評為自治區綜合改革優秀院所。
1998年,根據國家科委《關于加快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工作若干意見》的精神,全面貫徹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科學技術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和努力攀登科學技術高峰的方針,深化所內體制改革,完善各種運行機制,理順各種管理制度,一切為了順利地轉制成科技型企業而作準備。
2000年底由事業型科研機構轉為科技型企業,并于2001年2月完成企業工商登記注冊,更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機械研究院,2006年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國資委監管企業;2016年7月成建制劃轉廣西農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管理,2017年12月完成公司制改革,由全民所有制國有企業轉變成為具備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的現代公司制國有企業。
企業化轉制后已發展成為集科研開發、產品制造、中介服務于一體、經營多元化的綜合性科技型國有企業。設職能部門8個,所屬獨立核算生產經營單位 17個,公司擁有一支結構比較合理、能征善戰、團結協作、勇于開拓創新的職工隊伍,現有從業人員700多人,專業技術人員311人,其中高級職稱50多人,中級職稱130多人;擁有國家級創新平臺2個、省部級創新平臺5個。
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_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播放_国产性按摩xxxx_女同事醉酒被迷奷系列在线